Southern Holdings Group (Hainan) Co., Ltd
{pboot:sort scode=}{/pboot:sort}
HOME>>
2025-05-19 17:38:33

再订40艘!航运大佬又放大招,直接锁定中国船厂

全球航运业这几年风起云涌,巨轮穿梭于各大洋,承载着贸易与经济的命脉。而在这片波澜壮阔的海上舞台上,我国造船业正以硬核实力崭露头角,成了全球航运巨头眼中的“香饽饽”。最近,丹麦航运大佬马士基又放大招,直接锁定我国船厂,再订40艘液化天然气(LNG)双燃料船。马士基为啥死磕我国船厂?

我国造船业崛起的原因

我国造船业为啥能异军突起,站上全球舞台的C位,那可不是靠运气。得从几个关键点说起。

首先,技术创新是我们的王牌。这些年,我国造船业在技术上突飞猛进,尤其是在绿色船舶领域,那是真下了血本。比如LNG双燃料船,这玩意儿可是航运业未来的趋势,技术含量高得吓人。

我国船厂愣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,从LNG储罐的设计到引擎系统的优化,再到整船的建造工艺,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。别的不说,就拿沪东中华造船厂来说,这家老牌船企研发的LNG船技术,连欧美客户都挑不出毛病,订单接到手软。

成本优势,也是一大杀器。别看造船是个高精尖行业,我国船厂愣是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,把价格压得死死的。一是供应链齐全,从钢材到配件,基本都能在国内搞定,不用看别人脸色;二是生产效率高,工人经验丰富,管理也到位。举个例子,同样的船型,欧美船厂可能得花18个月才能交货,我国船厂12个月就能搞定,快了整整半年。

政策支持更是少不了的助推器。我们国家这些年对造船业那是真宠,各种政策红包砸下来,眼都不眨。《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行动计划》也好,《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(2024—2030年)》也好,都是大手笔。政府给钱给技术,还帮着搭平台、找市场,这让我国船厂底气更足了。比如国家对绿色船舶的补贴,直接降低了船厂的研发成本,也让客户订船更便宜,双赢的买卖谁不乐意干?

还有就是产业集群效应。以上海、江苏、浙江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,早就成了我国造船业的“黄金三角”。这地方船厂扎堆,上下游企业一应俱全,技术交流那叫一个频繁。比如,大连的中远海运川崎、广州的广船国际,这些企业抱团发展,效率蹭蹭往上涨。集群效应一拉开,生产成本降了,创新速度也上去了,全球客户自然就奔着我们来了。

2023年,我国造船完工量占全球的47.8%,新接订单量更是高达66.9%,稳坐世界第一宝座。马士基这样的航运巨头看上我们,不是没道理的。

马士基的战略决策

马士基这家丹麦航运巨头,这次再订40艘LNG双燃料船,锁定我国船厂,背后藏着啥算盘?

这几年,全球环保压力那是越来越大。国际海事组织(IMO)定了硬指标,到2030年,新船的二氧化碳排放得比2008年砍掉40%。这对马士基来说,既是紧箍咒,也是风口。马士基之前试过甲醇燃料船,想法挺前卫,但甲醇这东西供应链不成熟,成本也高,算来算去不划算。后来一琢磨,LNG燃料靠谱多了——价格能接受,排放也能降下来,还符合国际新规,简直一举多得。

那为啥非得找我国船厂呢?前面说了,我国船厂在LNG双燃料船的技术上那是杠杠的。马士基也不是头一回跟我国合作,2024年就订了50艘同类型船,结果交货快、质量好,性价比高得没话说。这次再加码40艘,总金额超80亿美元,摆明了是对我国造船业的信任升级。马士基的高层也放话了,说我国船厂在绿色船舶领域的技术领先全球,效率更是无人能敌。

其实,马士基的选择还有更深层的考虑。全球航运市场竞争那叫一个惨烈,运力过剩、运费波动,哪个环节掉链子都可能赔得底朝天。我国船厂不仅造船快,还能按时交付,这对马士基来说就是救命稻草。比如这次订单,40艘船预计2028年前陆续交付,每艘船的建造周期控制在12到14个月,这速度在国际上绝对是顶尖的。马士基靠着新船队的更新,能更快抢占绿色航运的市场份额,稳住自己的龙头地位。

往大了说,马士基这步棋还有点“借力打力”的意思。它看准了我国在全球造船业的地位,知道跟我们合作能省心省钱,还能顺带搭上“一带一路”的快车,把业务往亚洲市场再推一把。

合作的影响

马士基跟我国船厂的这次合作,可不只是签个合同那么简单,它对我国造船业、对全球航运业,都是一针强心剂。

40艘船的订单,直接给我国船厂带来了实打实的经济效益。按每艘船2亿美元算,总额80多亿的订单,能拉动多少就业、多少产业链啊?以上海外高桥造船厂为例,工人加班加点,钢材供应商、设备厂商全都跟着忙活起来,上下游齐活儿。还不算技术上的提升,为了满足马士基的高标准,我国船厂还得再优化工艺、升级设备,对长远发展是大好事。

更关键的是,这合作让我国造船业的国际地位又往上窜了一截。马士基这样的航运巨头都认准我们,其他中小客户还能不跟风?2023年,我国新接订单里,高端船舶占比已经超过30%,像LNG船、超大型集装箱船这种“高精尖”货色,越来越成为我们的主打产品。马士基这单生意,等于给我国造船业贴了个金字招牌,全球客户看了都得竖大拇指。

马士基这40艘LNG双燃料船投下去,等于给绿色航运按了个加速键。LNG燃料比传统重油干净多了,二氧化碳排放能降20%以上,硫化物排放更是接近零。这批船一旦服役,马士基的船队排放水平会大幅下降,直接推动全球航运业往低碳化迈进。其他航运公司一看马士基赚得盆满钵满,八成也会眼红,跟着下单LNG船。

随着技术越来越牛,我们在新能源船舶、智能航运这些前沿领域的话语权也会越来越重。比如无人驾驶船舶、氢燃料船,这些听起来科幻的东西,我国船厂已经在研发了。再加上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加持,我国跟沿线国家的航运合作只会越来越紧密,订单自然源源不断。马士基这次合作,就是个起点,未来我们还能跟更多国际大咖携手,把中国制造的招牌擦得更亮。

当然,全球市场瞬息万变,我们技术得持续突破,成本得继续压低,服务还得更到位。只有这样,我国造船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
我国造船业能走到今天这步,靠的是技术硬、成本低、政策好、集群强。马士基锁定我国船厂,是看中了我们的实力,也是给自己找了个靠谱的绿色转型路子。未来,我们还得撸起袖子加油干,把中国制造这张名片打出去。


Previous:no more
Next:no more